秋江雁影

· 陶安
西风不动楚波凉,倒浸征鸿带夕阳。 云母屏间筝列柱,水晶宫里字成行。 纷如鹊映银河面,孤似鸾窥宝镜光。 几见芦汀飞起处,冷涵数点在清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风不动楚波凉:西风,指秋风。楚波,指楚地的江河。
  • 倒浸征鸿带夕阳:征鸿,远行的大雁。
  • 云母屏间筝列柱:云母,一种矿物,常用于装饰。筝列柱,指筝上的弦柱排列整齐。
  • 水晶宫里字成行:水晶宫,比喻清澈的水面。字成行,指雁群飞行的队形像文字一样整齐。
  • 纷如鹊映银河面:纷如鹊,形容雁群飞行的样子像鹊鸟。银河面,比喻夜空。
  • 孤似鸾窥宝镜光:孤似鸾,形容单独一只雁像凤凰一样高贵。宝镜光,比喻水面反射的光。
  • 几见芦汀飞起处:芦汀,长满芦苇的水边地。
  • 冷涵数点在清湘:冷涵,冷静地包含。清湘,清澈的湘江。

翻译

秋风未起,楚地的江水已感到凉意, 远行的大雁倒映在水中,带着夕阳的余晖。 在云母装饰的屏风间,筝上的弦柱排列整齐, 清澈的水面上,雁群飞行的队形像文字一样整齐。 它们飞行的样子像鹊鸟映照在夜空, 单独一只雁像凤凰一样高贵,窥视着水面反射的光。 几时见到芦苇丛生的水边地有雁飞起, 冷静地包含着几点身影在清澈的湘江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江上雁群飞翔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群在夕阳下的倒影、飞行的队形以及单独一只雁的孤高。诗中运用了“云母屏间”、“水晶宫里”等华丽的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同时,通过对“冷涵数点在清湘”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秋江之畔,感受那份凉爽与宁静。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