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径庐居语父老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万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变海,萱草独凌霜。 华洁凝秋色,葳蕤灿晚芳。 山灵驱毒蛀,神女靓明妆。 剥落千花后,舒迟百岁康。 如何龄九五,霞佩陟云房。 语罢成追暮,群然泪雨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心:赤诚的心。
  • 白首:白头,指年老。
  • 萱堂:母亲的代称。萱草,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旧时常以萱堂指母亲。
  • 提兵:率领军队。
  • 三苗: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群体。这里具体所指结合上下文推测应该是陈元光军事活动相关的地方势力 。
  • *葬子方:此处含义不太明确,暂按字面理解为在特定地方进行安葬之事(或许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节,具体可结合陈元光生平考据)。
  • 桑田变海:即沧海桑田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凌霜:抵御寒霜,常用来形容坚韧耐寒。
  • 华洁:华丽洁净。
  • ****葳蕤( wēi ruí ):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萱草生命力旺盛。
  • 山灵:山神。
  • 毒蛀:有害的蛀虫,可能象征着不良的事物或困难。
  • 神女: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 靓(jìng)明妆:美丽的妆容。靓,此处作妆饰艳丽解 。
  • 舒迟:舒缓,从容不迫。形容安享的状态 。
  • 龄九五:九五象征高寿(古代数字观念中九、五有特殊地位)这里表示到了高寿的年龄。
  • 霞佩:仙女的衣饰。
  • 陟(zhì)云房:登上云房。陟,上升 。云房,仙人或隐者所居之处。
  • 追暮:这里理解为追思、怀念。

翻译

我怀着赤诚之心一心侍奉老母亲,即便头发花白依然尽心在母亲身旁。曾经踏上万里领兵征战之路,在涉及三苗的地方经历了孩子安葬之事(具体释义结合特殊背景)。世间沧海桑田变化万千,只有萱草坚韧独自抵御寒霜。它华美洁净凝聚着秋色,枝叶葳蕤绽放出晚来的芬芳。仿佛有山神驱赶那些有害的蛀虫,又似有神女精心梳妆得艳丽非常。历经千花凋零之后,从容地享受着或许长达百岁的安康。为什么到了高寿的年纪,却如仙女身着霞衣登上那云端仙房(离开了人间 )。说完这些往事众人陷入追思怀念,大家都泪如雨下,眼前一片迷茫。

赏析

这首诗主要围绕诗人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以及经历世事感叹人生等情感展开。开篇以“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表明自己一生都秉持着对母亲赤诚的孝心 。中间部分“桑田多变海”等句,通过诸多意象表达世事无常和萱草(象征母亲)坚韧的品质 。将沧海桑田的变化与萱草凌霜相对比,突出萱草在诸多变化中的坚韧和独有的美好姿态。诗中运用“华洁凝秋色,葳蕤灿晚芳”等句描绘萱草美丽且生机盎然的状态,给人以美好圣洁之感。

“山灵驱毒蛀,神女靓明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以神秘奇幻的想象,为萱草(母亲)增添了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而结尾“如何龄九五,霞佩陟云房”则表达出面对高寿的母亲离世时的无奈与悲痛 。最后“语罢成追暮,群然泪雨茫”生动地描绘出在场众人追思悼念时悲痛之情如雨水般弥漫的场景,情感真挚且沉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多维度表达了复杂深厚的情感 。

陈元光

陈元光

唐光州人,字廷炬。高宗仪凤中以鹰扬将军随父戍闽。父死,代为将。为岭南行军总管,奏置漳州为郡,以控岭表,就命元光镇抚之,数千里无桴鼓之警。后战殁,谥忠毅。 ► 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