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

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徵章句促妖期。 已惊常调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 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 狂歌狂醉犹堪羡,大拙当时是老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空: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诗中的主人。
  • 见和:看到别人和诗。
  • 未开牡丹:指牡丹花尚未开放。
  • 辄却:立即,立刻。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把笔:拿起笔来写诗。
  • 首徵:首先引用。
  • 章句:文章的句子和分段。
  • 促妖期:催促妖娆的牡丹花早日开放。
  • 常调:平常的言辞。
  • 遽捧:急忙拿起。
  • 高吟:高声吟咏。
  • 绝代:当代独一无二。
  • 贞名:坚贞的名声。
  • 千金:形容珍贵。
  • 方笑:才笑。
  • 更难移:更加难以改变。
  • 狂歌狂醉:放纵地唱歌和醉酒。
  • 大拙:极大的愚笨。
  • 老时:老年时期。

翻译

拿起笔来对着芳香的牡丹花写作,却并不感到自得其乐,首先引用文章的句子和分段,催促那妖娆的牡丹花早日开放。已经惊讶于平常的言辞显得多么鄙俗,急忙拿起高声吟咏的诗句,愧疚之情可知。那绝代无双的坚贞名声应该更加沉重,珍贵的笑容更加难以改变。放纵地唱歌和醉酒仍然值得羡慕,极大的愚笨正是老年时期的表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期待和对诗歌创作的自省。诗人面对未开的牡丹,急切地想要通过诗歌来催促其开放,但同时又对自己的诗才感到不足,对平常的言辞感到鄙俗。诗中“绝代贞名应愈重”一句,既赞美了牡丹的独特之美,也隐喻了对坚贞不渝品格的推崇。最后,诗人以“狂歌狂醉”来表达对自由放纵生活的向往,而“大拙当时是老时”则透露出对老年时期自然、朴实生活的认同。整首诗情感复杂,既自谦又自傲,既期待又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孙鲂

五代时南昌人,字伯鱼。性聪明好学,唐末郑谷避乱宜春,鲂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吴时文士骈集,鲂与沈彬、李建勋为诗社,有《题金山寺》诗,一时以为绝唱。南唐李昪召见,授宗正郎。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