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侯传

汉亡金镜道将衰,便有奸臣竞佐时。 专国祗誇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 后宫得宠人争附,前殿陈诚帝不疑。 朱紫盈门自称贵,可嗟区宇尽疮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佐时:辅佐时政。
  • (zhī):只。
  • (夸):炫耀。
  • 区宇:疆域,天下。

翻译

汉朝的灭亡如同金镜失去光辉,国家的道义也随之衰落,于是就有奸臣争相在这时辅佐时政。他们专擅国家政权,只炫耀兄弟的显贵,全家上下谁又顾念子孙的安危。后宫中得宠的人众人争相依附,在前殿陈说忠诚皇帝也不怀疑。那些高官显贵们满门自称尊贵,可悲的是天下到处都是创伤和疾苦。

赏析

这首诗以汉朝的灭亡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的奸臣弄权、朝政腐败的现象。诗中通过描写奸臣专权、炫耀富贵,以及不顾国家和子孙的安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诗的最后一句“可嗟区宇尽疮痍”,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秦韬玉

秦韬玉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39篇诗文

秦韬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