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山人

· 高适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 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 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山布衣:指隐居在东山的人,这里指蔡山人。
  • 明古今:通晓古今之事。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 识者:有见识的人。
  • 豁然:形容心情开朗。
  • 千里心:远大的志向。
  • (yè):拜见。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斗酒:饮酒。
  • 悲歌:悲伤的歌声。
  • 买臣主父:指汉代朱买臣和主父偃,两人都是早年贫贱,后来显贵。
  • 蹭蹬(cèng dèng):遭遇挫折,不得志。
  • 崩腾:形容事业或地位的上升。

翻译

东山的隐士通晓古今之事,自言至今未遇知音。 有见识的人看透了一生的事,到处都能心情开朗,志向远大。 读书学剑,长期辛苦,近日才想到要拜见贤明的君主。 饮酒留客,醉了又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下。 大丈夫的遭遇不可预知,就像买臣和主父偃一样,早年贫贱,后来显贵。 我现在遭遇挫折,不得志,不知像什么,看你事业上升,将如何作为。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送别蔡山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中,“东山布衣”蔡山人被描绘为一位通晓古今、怀才不遇的隐士,而诗人自己则感叹命运多舛,不得志。通过对比蔡山人的豁达与自己的蹭蹬,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期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时运不济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高适诗歌的深沉与豪放。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