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原九曲九首

· 高启
危梁渡清濑,逶迤入前渚。 犬鸣树蒙茏,烟景暗虚聚。 雨中耕叟歌,月下归人语。 欲寻仙尉踪,凄凉一茅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梁:高而险的桥梁。
  • 清濑:清澈的溪流。
  • 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 :水中的小块陆地。
  • 蒙茏:草木茂盛的样子。
  • 烟景:朦胧的景色。
  • 虚聚:虚幻地聚集。
  • 耕叟:老农。
  • 仙尉:指仙人或隐士。
  • 茅宇:茅草屋。

翻译

高桥横跨清澈的溪流,曲折地延伸至水边的小洲。 狗在茂密的树丛中吠叫,朦胧的景色仿佛虚幻地聚集。 雨中传来老农的歌声,月下归家的人低声交谈。 我欲寻找隐士的踪迹,却只见一座凄凉的茅草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田园风光。通过“危梁渡清濑”和“逶迤入前渚”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曲折与幽深。诗中“犬鸣树蒙茏,烟景暗虚聚”进一步以动衬静,加深了景色的朦胧美。后两句“雨中耕叟歌,月下归人语”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结尾“欲寻仙尉踪,凄凉一茅宇”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