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
妖儿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阳院。
诸藩从此拥连城,朝贡皆停事攻战。
岐王已去梁王来,长安宫阙生蒿莱。
天目山前异人出,金戈双举风烟开。
罗平恶鸟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
归来父老拜旌旗,酾酒槌牛宴乡里。
击裘骏马骄春风,锦袍玉带真英雄。
诏书特赐誓终始,黄金缕字旌殊功。
虎符龙节彤弓矢,后嗣犹令赦三死。
尽言恩宠冠当时,天府丹书未逾此。
摩娑旧物四百年,古色满面凝苍烟。
天祐宰相署名在,寻文再读心茫然。
古来保族须忠节,受此几人还覆灭。
王家勋业至今传,不在区区一方铁。
人生富贵知几时,泰山作砺徒相期。
行人曾过表忠观,风雨断藓埋残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妖儿:指宦官。
- 含元殿: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座宫殿。
- 少阳院:唐代皇宫中的一处院落,天子居住之地。
- 朝贡:指周边国家或藩属国向中央王朝进贡。
- 岐王、梁王:均为唐朝时期的藩王。
- 蒿莱:杂草。
- 天目山:位于今浙江省西北部。
- 金戈:金属制的长矛,泛指兵器。
- 罗平恶鸟:传说中的凶鸟,比喻叛乱。
- 犀弩:用犀牛角制成的弩。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酾酒:滤酒。
- 槌牛:宰牛。
- 虎符、龙节、彤弓矢:均为古代帝王赐予将领的信物,象征权力和荣耀。
- 赦三死:三次免死的特权。
- 天府:指皇家的府库。
- 丹书:用朱砂书写的诏书,表示重要和正式。
- 摩娑:抚摸。
- 天祐:唐朝末年皇帝的年号。
- 宰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 勋业:功勋和业绩。
- 泰山作砺:比喻坚定的意志或决心。
- 表忠观:纪念忠臣的祠堂或碑刻。
- 断藓:苔藓断续,形容年代久远。
- 残碑:残破的石碑。
翻译
宦官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阳院。诸藩从此拥连城,朝贡皆停事攻战。岐王已去梁王来,长安宫阙生蒿莱。天目山前异人出,金戈双举风烟开。罗平恶鸟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归来父老拜旌旗,酾酒槌牛宴乡里。击裘骏马骄春风,锦袍玉带真英雄。诏书特赐誓终始,黄金缕字旌殊功。虎符龙节彤弓矢,后嗣犹令赦三死。尽言恩宠冠当时,天府丹书未逾此。摩娑旧物四百年,古色满面凝苍烟。天祐宰相署名在,寻文再读心茫然。古来保族须忠节,受此几人还覆灭。王家勋业至今传,不在区区一方铁。人生富贵知几时,泰山作砺徒相期。行人曾过表忠观,风雨断藓埋残碑。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唐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藩镇割据,展现了钱武肃王的英勇事迹及其所受的殊荣。诗中,“妖儿”、“岐王”、“梁王”等词语勾勒出了一个王朝衰落的画面,而“天目山前异人出”则象征着钱武肃王的崛起。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钱武肃王的战功和所受的赏赐,表达了对忠臣的赞颂和对功名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通过对残碑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忠臣精神的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