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风雪归庄图

· 高启
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夏圭: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
  • 亡逋:逃亡,这里形容青山突然消失的样子。
  • 乾坤:天地。
  • 莹净:明亮清澈。
  • 瑟索:形容风吹芦苇的声音。
  • :fú,野鸭。
  • :yǔ,凹陷的地方。
  • 山妻:指隐居山中的妻子。
  • 稚子:小孩子。
  • :cú,过去,流逝。
  • 髯奴:长着长胡须的仆人。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 :黑色。

翻译

江上的云朵贴着水面,夜晚显得模糊不清,青山突然消失,仿佛逃亡一般。天地间明亮清澈,仿佛冰制的壶,春意散布在枯萎的千林之中。

野桥和古渡口没有行人,只有风吹芦苇的清脆响声。江天一色,万里之内只有一位老者,短蓑衣像蚂蚁,船像野鸭。鱼因为寒冷而沉入泥中,不再上浮,归来时远远看到渔村孤零零的。

柴门在夜晚被敲响,听到狗叫声,竹径被压折,不知是谁在扶持。山中的妻子自己做饭,小孩子去买东西,我不羡慕那些围着红炉烤肉的人。

唉,我在外游历,岁月屡屡流逝,诗囊随着驴子,长着长胡须的仆人。在长安何处能找到酒友,飞花扑头,帽子不再是黑色。旅舍中没有梦回江湖,面对《风雪归庄图》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天雪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和隐居生活的宁静。诗中,“江云粘波晚模糊”等句,以模糊的视觉和清脆的听觉描绘了夜晚的江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文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