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河待闸苦热

· 陆深
长江无六月,此语为谁传。筠簟纱厨里,何人不可怜。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树成行更森爽。画阁含风蘸水开,仙槎到海随潮长。 波摇云梦通具区,地接蓬莱与方丈。何似黄尘千尺高,脱巾群饮总称豪。 银床玉井无由觅,赤脚层冰何处逃。徒闻东郡泉千派,不济南湖水一篙。 临流欲渡还晞发,待看西岩吐新月。万贯谁缠鹤背轻,一蓬自笑鸠巢拙。 人间合有清凉方,半捲湘帘坐超忽。君不见陶潜酿秫,两疏赐金。 罹此毒热,听我吴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筠簟 (yún diàn):用竹子编制的凉席。
  • 纱厨:用纱布做成的帐篷,用于遮挡阳光和蚊虫。
  • 森爽:形容竹树茂密,气氛清新。
  • 画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 蘸水:形容楼阁靠近水边,似乎可以蘸到水。
  • 仙槎:传说中仙人乘坐的船。
  • 具区:指广阔的水域。
  • 蓬莱方丈:传说中的仙山。
  • 银床玉井:形容极尽奢华的生活环境。
  • 东郡:地名,可能指东部的某个郡县。
  • 南湖:地名,可能指南部的某个湖泊。
  • 晞发:晒干头发。
  • 西岩:西边的山岩。
  • 万贯:形容财富极多。
  • 鹤背:比喻轻盈。
  • 鸠巢:比喻简陋的住所。
  • 湘帘:用湘竹制成的帘子。
  • 陶潜: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诗人。
  • :一种谷物,常用于酿酒。
  • 两疏:指两位疏远的朋友。
  • 赐金:赏赐金钱。
  • :遭受。
  • 吴吟:吴地的吟唱,指江南地区的音乐或诗歌。

翻译

长江流域没有酷热的六月,这话是谁传出来的呢?在竹席和纱帐中,谁不感到可怜呢? 我家原本位于三条江河之上,竹树成行,气氛清新。华丽的楼阁临风而立,似乎可以蘸到水,仙人的船只随潮水而来。 波涛摇动着云梦泽,与广阔的水域相连,土地连接着传说中的蓬莱和方丈仙山。与黄尘高千尺相比,脱下头巾群饮显得多么豪迈。 银床玉井无处可寻,赤脚踩在冰层上何处可逃。只听说东郡有千条泉水,却不及南湖的一滴水。 临水欲渡,还晒干头发,等待西边的山岩上新月升起。万贯家财谁会缠绕在轻盈的鹤背上,自嘲简陋的住所如鸠巢。 人间应该有清凉的方法,半卷湘帘坐着,感觉超然物外。你没看见陶潜酿酒,两位疏远的朋友赏赐金钱。 遭受这种毒热,听我吟唱吴地的诗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长江流域的夏日感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清凉之地的向往和对炎热的不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筠簟纱厨”、“画阁含风”等,展现了作者对清凉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银床玉井”与“赤脚层冰”的对比,突显了炎热与清凉的反差。结尾处提到陶潜和疏远的朋友,以及吴地的吟唱,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文化的厚重感。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