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虎

· 陆深
君畏浦,我畏虎,两情慊慊各不武。浦有舟航,虎不可主。 丛牙雪白舌有火,利爪中人如捋土。东村西落豚犬空,山前老嫠泪如雨。 浦头潮落水不波,浦儿五岁能摇橹。白蘋芳芷鸿雁高,楼船横济鸣箫鼓。 我歌君莫嗔,君还听我语。未闻虎渡河,但见君渡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慊慊:不满的样子。
  • 不武:不勇敢,不威武。
  • :此处指驯服或控制。
  • 丛牙:指老虎的牙齿。
  • 捋土:比喻轻易地抓取。
  • 豚犬:指猪和狗,比喻普通的家畜。
  • :寡妇。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芳芷:香草。
  • :生气。

翻译

你害怕渡口,我害怕老虎,我们两人都显得不够勇敢。渡口有船可以通行,但老虎却无法被驯服。 老虎的牙齿雪白,舌头像有火焰,锋利的爪子抓人如同轻易地抓取泥土。东村西落的家畜都空了,山前的老寡妇泪如雨下。 渡口的潮水退去,水面平静无波,五岁的孩子都能摇橹。白蘋和芳芷中,鸿雁高飞,楼船横渡,响起箫鼓之声。 你不要生气,听我说。没听说过老虎能渡河,但我见过你渡过渡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畏浦”与“畏虎”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和谐。诗人以虎喻险,以浦喻安,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人类勇气的赞美。诗中“虎不可主”与“浦儿五岁能摇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在困境中的坚韧。结尾的“未闻虎渡河,但见君渡浦”寓意深刻,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也是对人类勇敢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肯定。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