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吟

·
圣贤止是学为人,学不知天人未真。 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居天内木涵春。 万殊精别方知义,一本穷研始识仁。 试看天人无间处,不知天道岂知身。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高攀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 圣贤:指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 天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等概念的合称。
  • 万殊:万物,各种不同的事物。
  • 一本:指事物的根本或核心。
  • 天人无间:天与人之间没有隔阂,和谐一致。

翻译

学习圣贤,其实就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学习中不理解天与人的关系,那么所学并非真实。天道蕴含在人的身体之中,如同春天蕴含在树木之中;人生活在天道之内,就像树木包含着春天的生机。只有深入区分万物的精微差别,才能真正理解义的含义;只有深入研究事物的根本,才能开始认识仁的真谛。试着看看天与人之间没有隔阂的地方,如果不了解天道,又怎能真正了解自己呢?

赏析

这首诗深刻阐述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强调了理解天人关系的重要性。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天道与人的内在联系,以及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必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只有这样,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认知和道德修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学者高攀龙深厚的哲学思考和文学造诣。

高攀龙

高攀龙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时阉党专政,东林党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复矫旨遣人往逮,攀龙投水死。有《高子遗书》。 ► 1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