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行

· 高启
门有车马客,乃是故乡士。 昔别各壮颜,今见不相似。 上堂叙情亲,拜跪出妻子。 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 当时同游人,十有八九死。 松柏长新坟,荆棘生故址。 欢言方未终,悲感还复始。 因思兴谢端,叹息不能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拜跪:跪拜,表示尊敬。
  • 桑梓:指家乡,因为桑树和梓树常植于古代家乡的庭院中,故用以代指。
  • 历历:清晰的样子。
  • 兴谢:兴衰,指事物的兴起和衰落。

翻译

门前有车马经过,来客是故乡的士人。 昔日分别时各自都是壮年容颜,如今再见已不似从前。 进入堂屋叙旧情,行跪拜之礼,由妻子引出相见。 面对着餐桌却无法进食,清晰地询问起家乡的情况。 当时一同游玩的人,十有八九已经去世。 松柏树长在新坟上,荆棘丛生在旧址中。 欢快的谈话还未结束,悲伤的感觉又重新开始。 因此思考事物的兴衰变迁,叹息不已,无法停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与故乡士人的重逢,展现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昔别各壮颜,今见不相似”一句,深刻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哀愁。后文通过对家乡变迁的询问和回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结尾的“叹息不能止”则是对人生无常、兴衰更替的无奈和哀伤的集中体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传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