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这里指的是农历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来确定。
-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主张“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强调中道而行。
- 真诠:真实的解释或阐述。
- 唐虞:指中国古代的唐尧和虞舜,是儒家推崇的圣王。
- 一脉传:比喻事物间的连续关系,这里指儒家思想的传承。
- 本体:事物的根本性质或实质。
- 睹闻: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
- 入窍:指深入理解或掌握。
- 工夫:指修养或修炼的功夫。
- 戒惧:警惕和畏惧,这里指对道德规范的敬畏。
- 天然:自然形成,非人为。
- 庸行庸言:平凡的行动和平凡的言语,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言语。
- 彻:透彻,彻底理解。
- 无声无臭:形容非常微妙,难以察觉。
- 本色:本来的面貌或性质。
- 陈编:陈旧的书籍或文献。
翻译
《中庸》这本书是圣人真实无误的阐述,它源自远古的唐尧和虞舜时代,代表着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通过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而修养的功夫则体现在对道德规范的敬畏上,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在平凡的行动和言语中,就能彻底领悟到那种微妙至极、难以察觉的境界。这是每个人真正的本性,可怜的是,这种本性却被千古以来的书籍所掩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中庸》的深刻理解和推崇。诗中,高攀龙强调了《中庸》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源自古代圣王,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他提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行为和言语,人们可以直接领悟到中庸之道的精髓,这是一种自然而然、无需刻意追求的境界。诗的最后,作者感叹这种本真的境界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表达了对人们回归本真、理解中庸之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