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七首

春风濠上始观濩,秋雨檐前又醉沤。 万事总如僧剃发,一生偏爱黍垂头。 嵚崎历落真堪笑,宠辱升沉定不忧。 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濠上: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典故,比喻逍遥自在的生活。
  • :煮,这里指煮茶。
  • :长时间地浸泡。
  • 嵚崎历落: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特立独行。
  • 宠辱升沉:指人生的荣辱得失和地位的升降变化。
  • 唐生: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诗中常表达对时世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骑牛跃马:分别指隐逸和仕途两种生活态度。

翻译

春风吹拂濠上,我开始煮茶观赏;秋雨落在檐前,我又沉醉于长久的浸泡之中。 世间万事都像僧人剃发一样无常,而我一生偏偏喜爱黍米垂头的丰收景象。 我这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行为确实可笑,但无论宠辱升沉,我都能保持定力,不为所动。 试着向杜甫询问自己的身世之事,骑牛隐逸还是跃马从政,究竟哪一种生活更为优越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春风煮茶、秋雨浸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万事总如僧剃发”一句,以僧人剃发喻示世间万物的无常,而“一生偏爱黍垂头”则展现了诗人对丰收和稳定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嵚崎历落”和“宠辱升沉”的描绘,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起伏的超然态度。结尾以向杜甫询问身世之事的设想,巧妙地引出了对隐逸与仕途两种生活选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索。

陶望龄

陶望龄

明浙江会稽人,字周望,号石篑。陶承学子。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国子祭酒。好王守仁学说,以讲学著称。卒谥文简。有《解庄》、《水天阁集》、《歇庵集》。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