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丁二侃宅听琵琶

· 高启
江月未出明星悬,主人饮客夜不眠。坐呼伶儿拨四弦,龙头高撚玉轸圆。 转关未奏濩索先,劳嘈咽切断复连。涩如清涧溜冻泉,细若碧树吟秋蝉。 忽然繁急何轰阗,风沙满把撒四筵。雁行惊起飞不联,浮云落叶俱绵绵。 一声抹断万里烟,梦入紫塞愁胡天。问渠怨恨有几千,口不能说指为传。 令人怅望思往年,梁园楚榭长周旋。帷中曲宴罗绮鲜,夜遣飞骑迎婵娟。 低鬟出拜绛烛前,文丝香绦搭左肩。曲项紫凤抱半偏,枫香一调妙入玄。 好手正可羞红莲,座间豪客皆词仙。举杯邀我赋短篇,赠之醉写蜀锦笺,可当十万缠头钱。 如今远客江海边,欲闻丝音久无缘。故人已散陵谷迁,生死流落俱堪怜。 今宵听此真偶然,顾影憔悴非昔妍。长河毾曙落远川,暂当欢娱反忧煎。 向隅无言涕泪涟,此身如在浔阳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伶儿:古代指乐师或演员。
  • 龙头高撚:形容琵琶的头部装饰精美。
  • 玉轸:指琵琶的弦轴,用玉制成,显得高贵。
  • 转关:琵琶的技法之一,指快速转换音调。
  • 濩索:琵琶的另一种技法,指连续快速的弹奏。
  • 劳嘈:形容琵琶声嘈杂而有力。
  • :形容声音干涩。
  • 清涧溜冻泉:比喻声音清冷而流畅。
  • 碧树吟秋蝉:比喻声音细小而哀婉。
  • 轰阗:形容声音大而震撼。
  • 撒四筵:洒满四周的宴席。
  • 雁行惊起:比喻琵琶声使人心惊。
  • 浮云落叶:比喻声音的飘渺和凄凉。
  • 抹断:形容琵琶声突然停止。
  • 紫塞:指边塞。
  • 愁胡天:指边塞的荒凉和寂寞。
  • :他。
  • 梁园楚榭:指古代的宴乐场所。
  • 文丝香绦:指华丽的服饰。
  • 曲项紫凤:形容琵琶的形状和装饰。
  • 枫香一调:指琵琶的一种曲调。
  • 羞红莲:形容琵琶手技艺高超,使人感到羞愧。
  • 词仙:指擅长诗词的人。
  • 蜀锦笺:用蜀地产的锦缎制成的纸张,用于书写。
  • 缠头钱:古代给艺人的赏钱。
  • 毾曙:形容天色微明。
  • 向隅无言:形容孤独无助。
  • 浔阳船:指江上的船只,此处比喻漂泊无依。

翻译

江上的月亮还未升起,星星高悬,主人和客人在夜里饮酒,无人入眠。坐在一起,叫来乐师拨动四弦琵琶,琵琶的龙头高高翘起,玉制的弦轴圆润。

琵琶还未开始演奏转关和濩索的技巧,就已经发出嘈杂而有力的声音,断断续续,时而干涩如清冷的溪流,时而细小如秋蝉在碧树中的吟唱。

突然间,琵琶声变得急促而震撼,仿佛风沙洒满了四周的宴席。雁群被惊起,飞散不齐,浮云和落叶都显得绵绵不绝。

一声琵琶突然停止,仿佛梦回边塞的荒凉之地,心中充满了愁绪。问他有多少怨恨,他口不能言,只能用手指来传达。

让人不禁怀念起往昔,曾在梁园和楚榭中周旋,宴席上的曲宴华丽,夜晚派人迎接美丽的女子。

女子低着头在红烛前出拜,华丽的服饰搭在左肩上。琵琶的形状像紫凤,曲调精妙入玄。

有一位好手正在羞愧地弹奏红莲,座间的豪客都是词仙。举杯邀请我赋诗,赠予他们醉后写在蜀锦笺上,可当作十万缠头钱。

如今我远在江海边,久未听到丝竹之音。故人已散,生死流落,都令人怜悯。

今夜听此琵琶,真是偶然,顾影自怜,已非昔日之貌。长河微明天色,落在远川,暂时的欢娱反而带来忧愁。

孤独无言,泪水涟涟,此身如同在浔阳的船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江边饮酒听琵琶的场景,通过琵琶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流离失所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涩如清涧溜冻泉”、“细若碧树吟秋蝉”等,生动地展现了琵琶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深沉。诗的结尾处,诗人以“向隅无言涕泪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