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 陆深
朝来病骨不胜衣,望断淮南一雁飞。 故国青山三亩宅,何年白屋两重扉。 况堪旅舍多殇殡,安忍家书远报归。 长日畏途犹苦热,江天閒杀白鸥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热:酷热难耐。
  • 病骨:形容身体虚弱。
  • 不胜衣:无法承受衣物的重量,形容身体非常虚弱。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
  • 一雁飞:比喻孤独无助。
  • 故国:故乡。
  • 三亩宅:形容家境贫寒,只有三亩地。
  • 白屋:指贫寒的房屋。
  • 两重扉:两扇门,指家境贫寒,房屋简陋。
  • 殇殡:指未成年人的丧葬。
  • 家书:家信。
  • 远报归:远方的消息报告归来的消息。
  • 畏途:艰难的旅途。
  • 閒杀:闲置,无所事事。
  • 白鸥矶:白鸥栖息的岩石,这里指江边的景色。

翻译

早晨醒来,身体虚弱得连衣服都承受不住,只能望着淮南方向,看到一只孤雁飞过。 故乡的青山下,只有三亩贫瘠的土地和简陋的两扇门的房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那里。 现在连旅舍里都充满了未成年人的丧葬,怎么忍心给家里写信报告归来的消息。 漫长的日子里,连旅途都感到酷热难耐,江边的景色虽然美丽,却也显得无所事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酷热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病骨不胜衣”和“望断淮南一雁飞”等意象,深刻表达了作者身体的虚弱和心灵的孤寂。诗中“故国青山三亩宅,何年白屋两重扉”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末句“长日畏途犹苦热,江天閒杀白鸥矶”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空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