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七夕小酌溪上草堂

门倚溪阴野钓收,藕花含影露香浮。 孤村淡月迷乌鹊,斜汉凉风倩女牛。 方狎雅盟消永夜,转宜蔬酌对高秋。 搴衣欲附星槎上,醉拥仙人十二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指1594年,甲午年。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区怀年:明代诗人。
  • 溪阴:溪水的北岸,因日照较少,故称“阴”。
  • 野钓:在野外钓鱼。
  • 藕花:荷花。
  • 露香浮:露水带着花香飘散。
  • 孤村:偏僻的小村庄。
  • 淡月:朦胧的月光。
  • 迷乌鹊:乌鹊迷失方向,这里指乌鹊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斜汉:银河的斜影。
  • 凉风:凉爽的风。
  • 倩女牛:指牛郎织女。
  • 雅盟:高雅的聚会。
  • 永夜:长夜。
  • 蔬酌:简单的酒菜。
  • 高秋:深秋。
  • 搴衣:提起衣襟。
  • 星槎:传说中可以乘往天河的船。
  • 仙人十二楼:指仙境中的楼阁。

翻译

我的门前倚靠着溪水的北岸,野外的钓鱼活动已经结束,荷花含着影子,露水带着花香飘散。在这偏僻的小村庄里,朦胧的月光下乌鹊桥似乎迷失了方向,银河的斜影下,凉爽的风中牛郎织女仿佛就在眼前。我们正享受着高雅的聚会,消磨这漫长的夜晚,转而适合用简单的酒菜来迎接深秋。我提起衣襟,想要乘上通往天河的船,醉醺醺地拥抱那仙境中的十二楼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七夕夜晚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神话传说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诗中“藕花含影露香浮”一句,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露水的清新。后文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引用,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