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谢皋羽墓

孤臣馀犬马,后死亦徒然。 血泪长江泻,愁心朔漠悬。 千秋兰麝土,万里虎狼天。 留得冬青树,凌霜自宋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谢皋羽:人名,可能是指谢安的别称,谢安字皋羽,东晋名臣。
  • 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
  • (yú):剩余。
  • 犬马:比喻忠心耿耿的臣子。
  • 后死:死后。
  • 徒然:白白地,无用。
  • 血泪:形容极度悲伤。
  • 长江泻:比喻悲伤之情如长江水流不息。
  • 愁心:忧愁的心情。
  • 朔漠:北方的沙漠,这里指边疆。
  • :悬挂,比喻心事重重。
  •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兰麝土:指埋葬之地,兰麝比喻高洁。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虎狼天:比喻险恶的环境或时代。
  • 冬青树:常绿树,象征坚韧不拔。
  • 凌霜:顶着霜雪,比喻不畏艰难。
  • 自宋年:从宋朝开始。

翻译

孤立无助的臣子,只剩下忠心耿耿,死后也是白白地。 悲伤的泪水如长江水流不息,忧愁的心情悬挂在边疆。 埋葬之地千年后仍散发着高洁的气息,而周围却是万里险恶的环境。 留下的是那坚韧不拔的冬青树,从宋朝开始就顶着霜雪,自立不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忠臣的哀悼和对坚韧精神的赞颂。诗中,“孤臣”、“犬马”等词语描绘了忠臣的孤立与忠诚,“血泪长江泻”、“愁心朔漠悬”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忠臣命运的悲痛与忧虑。后两句以冬青树为喻,赞美了忠臣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空,从宋朝一直延续至今,体现了诗人对忠臣精神的永恒敬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