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石

望望鸬鹚似,双飞直至今。 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 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 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鸬鹚:一种水鸟,善于潜水捕鱼。
  • 元地胏:指石头上的纹理。
  • 浮定:指石头在水中的稳定状态。
  • 三江:指长江、黄河、淮河,这里泛指江河。
  • 滟滪:即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一处险滩。

翻译

远远望去,那两块石头就像双飞的鸬鹚,至今依旧并肩飞翔。 它们细小的纹理如同地胏,稳定地浮在波心。 它们能承受三江的险恶,根基应该深达百丈。 不必经过滟滪堆那样的险滩,舟楫在它们面前已感到沉思和敬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两块石头比作双飞的鸬鹚,形象生动。诗中“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描绘了石头的纹理和在水中的稳定状态,而“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则夸张地表现了石头的坚固和深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即使不过滟滪堆,面对这样的石头,舟楫也会感到沉思和敬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