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篇

· 邵宝
生马铜铸像,死马金买骨。生像未置门,死骨终埋窟。 国当冀野君知马,一心真,一心假。一称骥德一招贤,异事流传今几年。 但闻当时有郭隗,焉知后世无优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冀野:指古代冀州,传说中伯乐在此相马。
  • 骥德:指良马的美德,比喻贤才。
  • 郭隗:战国时期燕国的贤士,燕昭王招贤时,他建议先从自己开始,以示诚意。
  • 优旃:古代传说中的滑稽人物,善于讽谏。

翻译

活着的马被铸成铜像,死去的马则用金子买其骨头。活着的马像尚未被安置在门前,死去的马骨终究被埋藏在洞穴中。

国家在冀野之地,君王知道马的价值,一方面是真心,一方面是假意。一方面赞颂良马的美德,一方面又招揽贤才,这样的奇事流传至今已有几年。

只听说当时有郭隗这样的贤士,怎知后世没有像优旃那样善于讽谏的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生马与死马的不同待遇,隐喻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不同态度。生马被铸成像,死马被金买骨,反映了人们对马的不同价值认知。诗中提到“一心真,一心假”,揭示了君王对人才的复杂心态。最后提到郭隗和优旃,表达了对后世仍有贤才和讽谏之士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