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妃:指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后被选为和亲公主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 邵宝:明代诗人。
- 赂:贿赂。
- 画师:指宫廷画师,据说王昭君因未贿赂画师而被画得不如实,未能得到汉元帝的宠幸。
- 紫台:指汉宫。
- 呼韩:指呼韩邪单于,匈奴的首领。
- 谢:辞别。
- 天子:指汉元帝。
- 谋身:指为自己打算。
- 谋国:指为国家的利益考虑。
- 只尺:形容距离很近。
- 眼迷青与丹:形容心情复杂,难以抉择。
- 琵琶:古代乐器,常用来象征王昭君。
- 娄生:可能是指娄敬,汉代人,传说他曾劝王昭君出塞和亲。
翻译
没有金银去贿赂画师,幸好避免了入宫的嫉妒。谁知道出塞的忧愁,却是因为没有金银的缘故。 望着远去的紫台,沙路万里,我宁愿一死也不愿有二心。一死是为了拒绝呼韩邪单于,一死是为了辞别天子。 为自己打算不容易,为国家的利益考虑更难,眼前的事情让我心情复杂,难以抉择,琵琶的哀怨应该向娄生诉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王昭君的口吻,表达了她的无奈和忧愁。诗中,“无金赂画师”和“幸免入宫妒”揭示了宫廷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奈,而“出塞愁”和“以无金故”则反映了王昭君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最后两句“一死绝呼韩,一死谢天子”和“谋身不易谋国难”则深刻表达了王昭君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大义的矛盾和抉择,展现了她的忠诚和牺牲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描绘和情感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