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忽因长白赋,生得入榆关。 都尉频挥涕,丁零亦惨颜。 未曾埋雪窖,不必示刀环。 三百胡笳弄,都归怨曲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白赋:指吴汉槎所作的赋,长白山是东北的名山。
  • 榆关:即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是古代重要的关隘。
  • 都尉: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吴汉槎。
  • 挥涕:流泪。
  • 丁零:古代北方民族名,这里可能指边疆的民族。
  • 雪窖:指严寒的地方。
  • 刀环:古代兵器,这里可能指战争。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边塞的哀怨。
  • 怨曲:哀怨的曲子。

翻译

因为创作了关于长白山的赋,我得以进入榆关。 都尉频频流泪,丁零族人也面露悲色。 我未曾被埋在冰雪之中,也不必展示刀环以示战争。 三百次胡笳的演奏,都融入了这些哀怨的曲调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因创作长白赋而得以进入榆关的经历,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哀愁。诗中“都尉频挥涕,丁零亦惨颜”描绘了边疆将士和民族的悲惨境遇,而“三百胡笳弄,都归怨曲间”则通过胡笳这一乐器,深刻传达了边塞的哀怨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边塞诗的特点。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