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姚石埭

信陵去已久,高义在夫君。 我亦屠沽者,诸侯莫不闻。 昔劳赠长剑,今岂若浮云。 歧路怀知己,踟蹰向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信陵:指战国时期的魏国公子信陵君,以贤德著称。
  • 高义:高尚的品德和正义。
  • 屠沽者:屠夫和卖酒的人,这里指身份低微的人。
  • 长剑:古代象征武力和权力的物品。
  • 浮云: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 歧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选择或困境。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夕曛:傍晚的阳光。

翻译

信陵君已经离世很久,但他高尚的品德和正义仍然在你身上体现。我也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人,但诸侯们没有不知道我的。过去你曾赠我长剑,这份情谊我怎能视如浮云。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怀念着我的知己,犹豫不决地走向傍晚的阳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信陵去已久,高义在夫君”直接赞美了友人的品德,将其与历史上的贤人信陵君相提并论。后文通过对比“长剑”与“浮云”,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不愿将其轻视。结尾的“歧路怀知己,踟蹰向夕曛”则描绘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对友情的依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