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初归奉家慈还居沙亭作

久客边州里,初归涨海滨。 三迁忧老母,九死愧先臣。 深爱存颜色,微忠托隐沦。 帘前双燕好,挟子献青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久客:长期客居在外。
  • 边州:边远的州郡。
  • 涨海:指大海,因海水涨落而得名。
  • 三迁:多次迁移,这里指多次搬家。
  • 老母:年老的母亲。
  • 九死:多次面临死亡的危险。
  • 先臣:已故的父亲。
  • 微忠:微薄的忠诚。
  • 隐沦:隐居沉沦,指隐居不仕。
  • 双燕:一对燕子。
  • 挟子:带着幼鸟。
  • 献青春:献出青春,这里指燕子带着幼鸟飞翔,象征春天的生机。

翻译

长期客居在边远的州郡,初次回到涨落的大海之滨。 多次搬家令我担忧年迈的母亲,多次面临死亡让我愧对已故的父亲。 深切地爱着母亲的面容,微薄的忠诚寄托在隐居的生活中。 帘前有一对美好的燕子,带着它们的幼鸟,献出了春天的生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屈大均对家人的深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久客边州里”与“初归涨海滨”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归来的喜悦。通过“三迁忧老母,九死愧先臣”,诗人表达了对母亲和父亲的深切关怀与愧疚。最后,以“双燕献青春”的景象,寄托了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春天和新生事物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