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

水打村村碓,风烧岸岸田。 鸟声时出谷,云气忽沉天。 路尽无烟处,人寒欲雪前。 岁残无一可,兵马苦颠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uì):古代用来舂米或其他谷物的设备。
  • :这里指阳光照射,使田地显得干燥。
  • :不时,偶尔。
  • 沉天:天色突然变暗。
  • 无烟:形容地方荒凉,没有人烟。
  • 欲雪:即将下雪。
  • 岁残:年末。
  • 颠连:困顿,艰难。

翻译

水流推动着村村户户的碓,风吹干了岸边的田地。 鸟儿的叫声偶尔从山谷中传出,云气突然使天空变得阴沉。 路到了尽头,是一片荒凉无人的地方,人们感到寒冷,仿佛即将下雪。 年末了,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兵马仍在困苦中颠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冬日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水打村村碓,风烧岸岸田”以对仗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景象,而“鸟声时出谷,云气忽沉天”则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变化,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动态美。结尾的“岁残无一可,兵马苦颠连”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