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济宫即席赋白岩

· 邵宝
孤峰何处所,屹立太行东。 耸拔群厓异,苍茫四望同。 润疑连析木,高欲跨崆峒。 绘妙初施处,锋神未露中。 远堪回俗驾,清许筑仙宫。 灵秀从何代,风流到此公。 无劳成独迈,不饰见真工。 点缀长凝雪,跻攀合驭风。 一元开混沌,万仞倚虚空。 夜共星辰烂,春分雨露濛。 凭谁磨藓壁,为我扫榛丛。 明日西回首,秋云渺去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屹立:高耸挺立。
  • 耸拔:高耸突出。
  • (yá):山崖。
  • 析木:古代星宿名,这里指天际。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高远。
  • 绘妙:绘画的精妙。
  • 锋神:指笔锋的神韵。
  • 俗驾:指世俗的车驾,比喻世俗的束缚。
  • 仙宫:仙人居住的宫殿,比喻清静之地。
  • 灵秀:灵巧秀丽。
  • 独迈:独自超越。
  • 真工:真正的工艺或技巧。
  • 跻攀:攀登。
  • 驭风:驾驭风,比喻行动迅速。
  • 一元:指宇宙的原始状态。
  • 混沌:天地未分的状态。
  •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
  • 虚空:天空。
  • 星辰:星星。
  •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中分点。
  • 藓壁:长满苔藓的墙壁。
  • 榛丛:灌木丛。
  • :遥远。
  • 去鸿:飞走的雁。

翻译

孤峰耸立在何处?就在太行山的东边。 它高耸突出,与众山崖不同,苍茫一片,四周景色相同。 山峰的润泽似乎与天际相连,高耸得仿佛要跨越仙山崆峒。 绘画的精妙初次施展之处,笔锋的神韵尚未完全显露。 远处足以让人摆脱世俗的束缚,清静之地足以筑起仙宫。 灵巧秀丽从何时代开始,风流人物到了此公。 无需劳烦独自超越,不加修饰就能见到真正的工艺。 点缀之处长久凝结着雪,攀登时应该驾驭风。 宇宙从混沌中开启,万仞山峰依靠虚空。 夜晚与星辰一同灿烂,春分时节雨露朦胧。 有谁愿意磨去苔藓覆盖的墙壁,为我扫清灌木丛。 明天回首西望,秋云中雁群已远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座孤峰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峰的高耸、润泽和灵秀。诗中,“屹立太行东”、“耸拔群厓异”等句,直接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与独特;“润疑连析木”、“高欲跨崆峒”则通过比喻和夸张,进一步增强了山峰的神秘感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后文通过对山峰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山峰历史和文化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