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佥宪还莆田

· 邵宝
壶公山南南海滨,山中人兮尧舜民。 淮南有招招不得,桂树丛丛秋复春。 壶山主人大隐者,缄书远致南峰下。 丹厓青壁勿自誇,我有幽怀为君写。 我招不是淮南招,考槃同赋还同谣。 避人避地两无谓,白云杳杳壶山高。 昔居郎曹更宪府,理是渔纶断樵斧。 十年吏隐人不知,却道渔樵自今伍。 掉头巢父入海东,冥鸿万里商颜翁。 何如兹山倚南极,中深可著神仙宫。 七人作者莫知氏,为溺为沮竟谁是。 能从吾游吾与之,坐共閒鸥看川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壶公山:山名,位于今福建省莆田市。
  • 尧舜民:指古代的贤明君主尧舜的百姓,比喻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之民。
  • 淮南:地名,指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
  • :招引,邀请。
  • 桂树:常绿乔木,象征高洁。
  • 缄书:封好的书信。
  • 丹厓青壁:红色的山崖和青色的岩壁,形容山水之美。
  • :夸耀。
  • 幽怀:深藏的心思。
  • 考槃: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 :歌谣。
  • 避人避地:避开人群和地方,指隐居。
  • 白云杳杳:白云深远,形容山的高远。
  • 郎曹:官名,指郎中。
  • 宪府:指御史台,古代的监察机构。
  • 渔纶:钓鱼用的线。
  • 樵斧:砍柴用的斧头。
  • 吏隐:指在官场中隐居,不问世事。
  • 掉头:转身离去。
  • 巢父:古代隐士。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远大的志向。
  • 商颜翁:指商山四皓,古代隐士的代表。
  • 七人作者:指七位作者,具体不详。
  • 莫知氏:不知道姓氏。
  • :沉溺。
  • :沮丧。
  • 閒鸥:悠闲的海鸥。
  • 川逝:河水流逝。

翻译

壶公山位于南海之滨,山中的人们如同尧舜时代的百姓一般淳朴。淮南之地虽有招引,却难以招来此山中之人,桂树丛丛,四季更迭,春秋交替。壶山的主人是一位大隐士,他封好书信,远道送至南峰之下。不要自夸山中的丹崖青壁,我有一腔幽怀想要为你抒写。

我招你并非淮南之招,我们一同赋诗,一同歌谣。避开人群和地方,实无意义,白云深远,壶山高耸。我曾在郎曹和宪府任职,处理渔民和樵夫的事务。十年间,我在官场中隐居,人们不知,却以为我与渔樵为伍。

我转身离去,如同巢父入海东,志向高远如冥鸿,商颜翁般隐居。何如依附此山,山中深处可建神仙宫殿。七位作者,不知其姓氏,沉溺或沮丧,究竟谁是。能与我同游,我愿与你共坐,与悠闲的海鸥一同观看河水流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壶公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自然宁静的隐居图景。诗人以尧舜民比喻山中人的淳朴,以桂树的春秋更迭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官场的不满,通过对比渔樵与官场的不同,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与海鸥共坐看川逝的意象,寄托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憧憬。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