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古木最多处,茆茨知甚凉。 秋蝉定无数,声似碧溪长。 未叶山已绿,无花野亦香。 如何图画里,有此白云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茆茨(máo cí):茅草屋。
  • 声似:声音像。
  • 碧溪:清澈的溪水。
  • 未叶:没有叶子的。
  • 无花:没有花朵的。
  • 白云乡:比喻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翻译

在古木参天的地方,茅草屋知道那里有多凉爽。 秋天的蝉儿一定很多,它们的声音像清澈的溪水一样悠长。 山峦在叶子还未长出时就已经绿意盎然,没有花朵的野地也散发着香气。 为什么在图画中,会有这样一个如白云般美丽的仙境呢?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古木”、“茆茨”、“秋蝉”、“碧溪”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凉与宁静。后两句通过对比“未叶山已绿”与“无花野亦香”,表达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结尾的“白云乡”则巧妙地将现实景致与理想境界相结合,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想象。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