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道中值雨时赴子与之约二首

· 宗臣
垂杨孤骑出江门,西望钟山帝极尊。 万里浮云摧短剑,千峰秋色起中原。 及时风雨一何急,入夜蛟龙任自翻。 不分南州徐孺子,华阳三日独开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句曲:地名,今江苏省句容市。
  • 垂杨:垂柳。
  • 孤骑:独自骑马。
  • 江门:江边的门。
  • 钟山:山名,在今南京市。
  • 帝极尊:指皇帝的尊贵,这里可能指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
  • 浮云:飘动的云。
  • 摧短剑:形容心情沉重,如同短剑被摧折。
  • 千峰秋色:千山万岭的秋色。
  • 起中原:指中原地区的景色。
  • 及时风雨:适时的风雨。
  • 入夜蛟龙:比喻夜间的风雨。
  • 任自翻:随意翻腾。
  • 不分:不分辨,不区分。
  • 南州徐孺子:指南州的徐孺子,可能是指徐光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 华阳:地名,今四川省成都市。
  • 三日独开樽:连续三天独自饮酒。

翻译

我独自骑马穿过垂柳,从江边的门出发,向西望去,钟山巍峨,象征着皇帝的尊贵。 万里之外,浮云似乎在摧折我的短剑,千山万岭的秋色在中原大地上展开。 适时的风雨来得多么急促,夜幕降临,风雨如同蛟龙般随意翻腾。 我不分辨南州的徐孺子,在华阳连续三天独自饮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骑马出行,途中遭遇风雨的情景。诗中,“垂杨孤骑出江门”一句,既描绘了出发的场景,又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西望钟山帝极尊”则通过钟山的巍峨,隐喻皇帝的尊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后两句通过对浮云、秋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中原大地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风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以及诗人对徐孺子的不区分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