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山人
渊明酒以逃,陆羽乃茶癖。
千载两高人,同心不同迹。
山人鸿渐流,有具随我适。
采新试名泉,吾山屡为客。
水火自成功,居然得真液。
细啜对山僧,永此风月夕。
山人竹为垆,曾赏王友石。
九原谁起之,邀君共坛席。
泉流茗复春,山人眼长碧。
我歌柴桑词,把酒一浮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隐逸著称。
- 逃:逃避世俗,指陶渊明隐居。
- 陆羽:唐代茶学家,被尊为“茶圣”。
- 茶癖:对茶的特别爱好。
- 鸿渐:指陆羽,其字为鸿渐。
- 具:指茶具。
- 吾山:指诗人所在的山。
- 水火:指煮茶的水和火。
- 真液:指煮好的茶水。
- 细啜:细细品味。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阴间。
- 坛席:指茶席。
- 茗复春:指茶再次泡制,如春日般清新。
- 眼长碧:形容眼神清澈,有远见。
- 柴桑词:指陶渊明的诗作。
- 浮白:指饮酒。
翻译
陶渊明因酒而逃避世俗,陆羽则对茶有着特别的爱好。千年来,两位高人心灵相通,但行迹各异。山人如陆羽般,带着茶具随我游适。在山中采集新茶,尝试名泉,我屡次作为客人来到此山。水与火自然地煮茶成功,最终得到真正的茶液。细细品味,与山僧相对,永远享受这风月之夜。山人用竹子做炉,曾欣赏王友的石。若谁能从九泉之下唤起他们,邀您共坐茶席。泉水再次泡制茶,山人的眼神清澈如碧。我吟唱陶渊明的诗,举杯饮酒,一饮而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和陆羽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茶文化的向往。诗中,“渊明酒以逃,陆羽乃茶癖”一句,既展现了两位高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又巧妙地引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情趣。后文通过对山人茶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的雅致和山林生活的宁静。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