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歌

· 邵宝
吾闻太湖之上郡山丛,参差一碧皆摩空。兹山乃独擅名字,两洞庭北夫椒东。 南条西来几经络,东将到海还盘薄。左旋右引真有情,古色疑从天上落。 望湖亭如一巢小,万顷烟涛连树杪。七十二峰名者谁,今古兴亡云杳杳。 援琴曾和桓山歌,断碑破冢如予何。振衣独上最高处,沧浪调远清风多。 旧诏归来病新起,拭目江湖千万里。丹邱信有在人间,兹山兹山无乃是。 老僧报我山花春,题诗为报山中人。它日歌词已陈迹,谓君再拂湖边石。 吾尝一题少室三匡庐,不知山灵谓我今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摩空:触及天空,形容极高。
  • 兹山:此山。
  • 夫椒:山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
  • 南条:指南方的山脉。
  • 盘薄:盘旋曲折。
  • 左旋右引:形容山势曲折回旋。
  • 古色:古老的颜色,这里指山的古朴风貌。
  • 望湖亭:亭名,用于观赏湖景。
  • 树杪:树梢。
  • 七十二峰:指太湖周围的七十二座山峰。
  • 云杳杳:云雾缭绕,模糊不清。
  • 桓山歌:古代的一种山歌。
  • 断碑破冢:指古代的碑文和坟墓已经残破。
  • 振衣:抖动衣服,指整理衣冠。
  • 沧浪调:一种古琴曲。
  • 丹邱:传说中的仙山。
  • 山花春:山中的春花。
  • 陈迹:过去的痕迹。
  • 少室三匡庐:指少室山、三匡山和庐山,均为中国的名山。
  • 山灵:山中的神灵。

翻译

我听说太湖之上的郡山丛林,碧绿一片,高耸入云。这座山特别著名,位于两洞庭湖的北面,夫椒山的东面。

南方的山脉西来,经过几番曲折,东至海边还盘旋曲折。山势左旋右转,真是有情趣,古朴的风貌仿佛从天上落下。

望湖亭像一个小巢,万顷烟波与树梢相连。七十二座山峰中,谁的名字最响亮,今古的兴亡如同云雾缭绕,模糊不清。

我曾弹琴和唱桓山的歌,断碑和破冢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我整理衣冠,独自登上最高处,沧浪调在清风中远远传来。

旧时的诏书让我病愈后归来,我拭目以待江湖的千万里风光。丹邱真的存在于人间,这座山,难道不就是吗?

老僧告诉我山中的春花盛开,我题诗以回应山中的人。将来这些歌词都将成为过去的痕迹,我告诉你要再次拂拭湖边的石头。

我曾经题过少室山、三匡山和庐山,不知山中的神灵现在对我有何看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太湖周围的山川景色,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参差一碧皆摩空”形容山的高耸,“万顷烟涛连树杪”描绘湖面的壮阔,以及“断碑破冢”和“云杳杳”等,都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诗人通过对山的赞美,抒发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