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 邵宝
伊昔母在萱正华,儿呼母应春满家。 而今见花不见母,家道犹春儿独苦。 苦心对花花亦愁,恸哭披图春复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昔:从前。
  • :萱草,又称忘忧草,常用来象征母亲。
  • :盛开。
  • 家道:家庭的生活状态。
  • 恸哭:极度悲伤地哭泣。

翻译

从前,母亲在世时,萱草正盛开,孩子们呼唤,母亲回应,家中充满了春天的温暖。而今,我只能看到花,却再也见不到母亲,家中的生活依旧如春天般美好,唯独我独自承受着痛苦。我以苦涩的心情对着花,花也似乎感到了愁绪,我极度悲伤地哭泣,看着这幅画,从春到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母亲在世时的家庭温馨与母亲去世后的孤独痛苦,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母亲的怀念。诗中“萱正华”与“见花不见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失去母亲后的心灵空虚。末句“恸哭披图春复秋”则深化了时间的流逝与悲伤情感的持久,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之情。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