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 邵宝
有客来从东海湄,笔弄丹青自得师。囊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于斯人如见之。 溪翁本丰颔,匏翁故多髭。有神乃在髭颔外,予尝得之朝省委蛇时,客之此艺何太奇。 客言我先祖,曾荷文皇知。百年貌得几名士,至今海内声犹驰,不才方愧裘与箕。 今予为亲归,早卧江南野。有形未能图,有影何须写。 君今传我神,谁谓非我者。君归海上超世尘,应将此纸持示人。 寻常倘有知我者,谓我今吾真未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丰颔(fēng hàn):丰满的下巴。
  • 多髭(duō zī):多胡须。
  • 委蛇(wēi yí):形容从容自得的样子。
  • 裘与箕(qiú yǔ jī):比喻祖先的遗业或遗德。
  • 超世尘:超越世俗。

翻译

有位客人从东海之滨来访,他擅长绘画,自学成才。他从囊中取出两幅画像给我看,虽然画得简略,但我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

溪翁下巴丰满,匏翁胡须多。画中的神韵却超出了胡须和下巴之外,我曾在朝廷从容自得之时感受到这种神韵,这位客人的绘画技艺真是太神奇了。

客人说他的祖先曾得到文皇的赏识。百年来,他画过几位名士,至今在海内仍享有盛名,而我自愧不如祖先的遗德。

现在我为了亲人归来,早早就躺在江南的田野中。虽然有形体未能被画出,但有影子又何须再画呢。

你今天为我画了像,谁说这不是我呢。你回到海上的超然之地,应该将这幅画展示给他人。

如果平常有人认识我,他们会说这画像中的我是否真实。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一位来自东海的客人,他擅长绘画,尤其擅长捕捉人物的神韵。诗人通过对比溪翁和匏翁的画像,赞美了客人的绘画技艺。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祖先遗德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继承家业的自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画像真实性的思考,以及对客人超然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