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冠

· 邵宝
生我冠,死我冠,我冠不毁我璧完。于嗟乎公乃盖棺,给孤寺中白骨寒。 蜀道难于天,臣心有如铁。生前未致尉陀书,死后空还苏武节。 于嗟兹游亦奇绝,万古清风一秦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帽子,这里指官帽,象征官职。
  • :古代的一种玉器,圆形扁平,中间有孔,这里比喻完整无缺。
  • 盖棺:指人死后,棺材被盖上,比喻事情的结束或确定。
  • 给孤寺:指寺庙,孤寺可能指偏僻的寺庙。
  • 尉陀书:尉陀是汉代的一位官员,他曾写信给汉武帝,请求赦免罪犯。这里指未能写信请求赦免。
  • 苏武节:苏武是汉代的一位使节,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始终保持汉节不屈。这里指死后保持忠诚的象征。
  • 秦越:秦和越是古代的两个国家,相隔遥远,比喻距离遥远或关系疏远。

翻译

我活着时戴这顶官帽,死后也要戴这顶官帽,我的官帽不毁,我的品德完整无缺。哎呀,你终于盖棺定论,在偏僻的寺庙中,你的白骨感到寒冷。

蜀道比天还难走,但我的忠诚心如铁一般坚定。生前未能写信请求赦免,死后却保持了苏武那样的忠诚节操。

哎呀,这次旅行也是极其奇特,万古流传的清风,就像秦越两国那样遥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节操的坚守。诗中“生我冠,死我冠”展现了诗人对官职和品德的重视,而“蜀道难于天,臣心有如铁”则突出了诗人坚定的忠诚。最后,通过“苏武节”和“秦越”的比喻,诗人强调了自己的忠诚和清高,即使死后也要保持这种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节操的无限追求。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