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公实

· 宗臣
梁鸿一疏向樵渔,予亦归来扫敝庐。 青笠孤舟空自远,黄金大药竟何如。 桂残淮海秋移病,草碧罗浮夜著书。 三十六峰明月里,相逢亦有紫霞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鸿:东汉时期的隐士,此处借指宗臣自己。
  • 一疏:一封奏疏,指宗臣上书请求归隐。
  • 樵渔:指隐居山林,以打柴捕鱼为生。
  • 敝庐:简陋的房屋,谦称自己的家。
  • 青笠:青色的斗笠,常用来形容隐士的装束。
  • 孤舟:独自一人乘坐的小船,象征孤独或隐逸。
  • 黄金大药:指炼丹求仙之事,古代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
  • 桂残淮海:淮海地区的桂花凋零,暗示秋天已深。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紫霞裾:紫色的仙衣,指仙人或高士的服饰。

翻译

我像梁鸿一样,上书请求归隐,转向樵渔生活,现在我也回到了自己简陋的家。我戴着青色的斗笠,独自乘舟,感觉自己与世隔绝。我追求的黄金大药,究竟有何用处?淮海地区的桂花已经凋零,秋天来临,我因病而停止工作。在罗浮山的草地上,我夜晚还在著书。在三十六座山峰之上的明月下,如果有机会相逢,也许能看到穿着紫霞仙衣的高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宗臣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脱。诗中,“梁鸿一疏向樵渔”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归隐之志,而“青笠孤舟空自远”则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远离尘嚣。诗末的“三十六峰明月里,相逢亦有紫霞裾”则寄托了诗人对仙境般隐逸生活的无限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和超脱的情怀。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