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

乍成秋水魄,光未碧空流。 白露微沾影,黄云细摺愁。 蛾眉能几夕,玉镜好禁秋。 岂有齐纨扇,团圆至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刚刚,起初。
  • 秋水魄:形容月亮的清冷光辉,如同秋水的灵魂。
  • 碧空流:指月光在碧空中流动。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黄云:指秋天的云彩,带有黄色调。
  • :折叠,这里形容云彩的形态。
  • 蛾眉:古代形容女子细长弯曲的眉毛,这里比喻新月。
  • 玉镜:比喻月亮。
  • 齐纨扇:齐国出产的细绢制成的扇子,这里比喻月亮的形状。
  • 团圆:指月亮的圆满。

翻译

月亮刚刚展现出秋水般的清冷光辉,它的光芒还未在碧空中流淌。秋露微沾,映出月影,黄色的云彩轻轻折叠,带来细腻的忧愁。细长弯曲的月牙能有几个夜晚,美好的玉镜又怎能禁得住秋天的侵袭。哪有像齐纨扇那样,能够一直保持圆满直到白头。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夜的月亮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光的清冷与秋夜的静谧。诗中“乍成秋水魄”一句,巧妙地将月光的清冷比作秋水的灵魂,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白露”、“黄云”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氛围。结尾处以“齐纨扇”作比,暗喻月亮的圆满难得长久,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淡淡哀愁。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