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太行天下脊,万里翠微寒。 日月相摩荡,龙蛇此郁盘。 云横三晋暗,水落九河乾。 亘古飞狐险,凭谁封一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行:太行山,位于中国北部,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 翠微:形容山色苍翠。
  • 摩荡:摩擦激荡。
  • 龙蛇:比喻山脉蜿蜒曲折。
  • 郁盘:形容山势险峻。
  • 三晋:指古代的晋国,后分为韩、赵、魏三国,这里泛指山西一带。
  • 九河:古代黄河下游众多支流的总称,这里指黄河。
  • 亘古:自古以来。
  • 飞狐: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是古代军事要塞。
  • 封一丸:指封锁要道。

翻译

太行山如同天下的脊梁,绵延万里,山色苍翠中透着寒意。 日月在此相互摩擦激荡,山脉蜿蜒如龙蛇,险峻地盘踞。 云雾横亘,使得三晋之地显得幽暗,黄河的水流也因干旱而减少。 自古以来,飞狐之地就是险要之地,有谁能够封锁这一要道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太行山的雄伟与险峻,通过“太行天下脊”等词句,展现了其作为自然屏障的壮观景象。诗中“日月相摩荡,龙蛇此郁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增强了山脉的动态感和神秘感。末句“亘古飞狐险,凭谁封一丸”则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军事要塞的深沉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