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

帝舜登仙后,衣冠葬在斯。 九山相似处,二女莫从时。 斑竹空多泪,苍梧不忍思。 千秋哀怨曲,祗有楚臣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疑:指九嶷山,位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相传为帝舜的葬地。
  • 帝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五帝之一。
  • 二女:指帝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
  • 斑竹:一种竹子,因竹竿上有斑点而得名,传说中娥皇和女英因思念帝舜而泪洒竹上,形成斑点。
  • 苍梧:古地名,今广西梧州一带,相传帝舜南巡时逝世于此。
  • 楚臣: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被尊为楚辞的代表人物。

翻译

帝舜升天之后,他的衣冠被葬在这里。 九嶷山的九座山峰相似难辨,两位妃子无法追随。 斑竹上空留着妃子们的泪痕,苍梧之地令人不忍思念。 千百年来,哀怨的曲调,只有楚国的臣子屈原能够理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帝舜升仙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传说的哀思和对楚国历史的缅怀。诗中“九山相似处”形容九嶷山的神秘与难以辨识,而“斑竹空多泪”则生动地描绘了娥皇、女英因思念帝舜而泪洒斑竹的传说,增添了诗的哀婉情调。结尾提到“楚臣”,指向屈原,暗示了屈原对这种哀怨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屈原作品的认同和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深刻感悟和对楚辞传统的继承。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