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白祠

· 宗臣
华阳山前贞白祠,贞白先生骑赤螭。 白云茫茫去不返,天门秋冷双虹垂。 吾来山头寻紫芝,紫芝萧索令人饥。 出门白石烂如泥,切来好煮青松衼。 与君大餐各五斗,千山万山随所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白祠:指纪念贞白先生的祠堂。
  • 华阳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贞白先生:指历史上的一位贤人或隐士,具体身份不详。
  • 赤螭: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龙而无角。
  • 天门:指天宫的门,这里可能指山峰的险峻如天门。
  • 紫芝:传说中的仙草,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 烂如泥:形容白石质地松软,易于破碎。
  • 青松衼:青松的枝叶,可能指用青松枝叶铺垫的坐席。
  • 大餐各五斗:形容饮食丰盛,五斗是古代的计量单位,这里指大量的食物。

翻译

在华阳山前有一座贞白祠,贞白先生曾骑着赤螭神兽。 白云飘渺,一去不复返,山峰险峻如天门,秋风中两道彩虹低垂。 我来到山头寻找传说中的紫芝,但紫芝的稀少让人感到饥饿。 出门看到白石松软如泥,正好用来煮食青松的枝叶。 让我们大吃一顿,每人五斗食物,然后随心所欲地游历千山万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贞白先生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贞白祠”和“贞白先生骑赤螭”展现了贞白先生的神秘与超凡,而“白云茫茫去不返”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紫芝的渴望,但现实中的紫芝“萧索令人饥”,反映了隐逸生活的艰辛。最后,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共享美食,然后自由自在地游历山川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