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作

风雨无朝暮,鸣鸡不可知。 天沉长夜里,人苦极寒时。 泪欲浮孤枕,情终系一丝。 平生无白日,衰暮益含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鸡:指报晓的鸡鸣声。
  • 极寒:极端寒冷。
  • 浮孤枕:指泪水使枕头浮起,形容极度悲伤。
  • 衰暮:晚年,衰老之时。

翻译

风雨不分早晚,报晓的鸡鸣声也无法得知。 天空沉没在漫长的黑夜中,人们苦于极端的寒冷。 泪水几乎要使孤枕浮起,情感始终牵挂着一线希望。 一生中似乎没有白昼,到了晚年更是充满了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寒冷彻骨的夜晚,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孤独和悲伤。诗中“风雨无朝暮”一句,既描绘了天气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哀愁。后文“天沉长夜里,人苦极寒时”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寒冷的氛围。最后两句“平生无白日,衰暮益含悲”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深哀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验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