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孝廉如琰讨闯贼檄

书生磨盾鼻,一檄似雷惊。 讨贼呼臣子,倾家起甲兵。 时危宁爱死,力尽遂捐生。 一片寒江水,怀沙但自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磨盾鼻:在盾牌上磨刀,比喻准备战斗。
  • 雷惊:比喻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 讨贼:讨伐叛贼。
  • 倾家:倾尽家产。
  • 起甲兵:动员军队,准备战斗。
  • 时危:时局危险。
  • 宁爱死:宁愿选择死亡。
  • 捐生:舍弃生命。
  • 怀沙:怀抱沙石,比喻心怀坚定,不屈不挠。
  • 自明:自我证明,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

翻译

书生在盾牌上磨刀,准备战斗,一篇檄文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 他呼吁臣子们一起讨伐叛贼,不惜倾尽家产动员军队。 在时局危险之际,他宁愿选择死亡,最终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他像一片寒江水,怀抱着沙石,坚定不移,只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勇形象。通过“磨盾鼻”、“讨贼呼臣子”等动作和语言,展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诗中“倾家起甲兵”、“宁爱死”、“捐生”等词语,深刻表达了书生为国家不惜一切的牺牲精神。最后以“怀沙但自明”作结,强调了他坚定的立场和自我证明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