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孔德

浮云久失所,空忆洞庭阴。 一叶惊秋早,微霜点鬓深。 感甄劳玉枕,要列费清琴。 君惠招辞好,魂归枫树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云:比喻飘泊不定的生涯。
  • 洞庭阴:指洞庭湖的北岸,这里泛指洞庭湖一带。
  • 一叶惊秋:比喻秋天来临,也用来形容人的衰老。
  • 微霜点鬓:比喻白发,形容年老。
  • 感甄:感慨甄氏,这里可能指对某位女性的思念。
  • 劳玉枕:指因思念而夜不能寐。
  • 要列:指排列琴弦,准备弹琴。
  • 清琴:指音色清越的琴。
  • 君惠:对对方的尊称,意为您的恩惠。
  • 招辞好:指招魂的辞章写得好。
  • 魂归枫树林:比喻死亡,灵魂归于枫树林。

翻译

飘泊不定的生涯已久,空自回忆洞庭湖的北岸。 一片落叶惊觉秋天已至,细微的霜花点缀着斑白的鬓发。 感慨甄氏的思念让我夜不能寐,排列琴弦准备弹奏清越的琴声。 您的恩惠让我感激,招魂的辞章写得如此美好,仿佛灵魂已归于那枫树林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中,“浮云”、“洞庭阴”等意象描绘了诗人飘泊不定的生活和深深的乡愁。通过“一叶惊秋”和“微霜点鬓”的比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对甄氏的思念和琴声的准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最后,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死亡的想象,为全诗增添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