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逢京兆杜子赋赠

姑苏秋月夜,歌舞乱如云。 我亦吹箫至,吴王不可闻。 徘徊金虎迹,想像水犀军。 泉下三千剑,光芒尽在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今江苏苏州。
  • 金虎:指金色的虎形装饰,古代常用于宫殿或贵族的装饰。
  • 水犀军:传说中的神兵,以水犀牛为坐骑的军队,象征着强大的力量。
  • 泉下:指地下,这里比喻为埋藏的宝剑。

翻译

在姑苏城秋天的月夜里,歌舞声如云般缭绕。 我也曾吹箫至此,但吴王已无法听见。 徘徊在金虎的遗迹旁,想象着水犀军的威武。 地下埋藏的三千把宝剑,其光芒全都属于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姑苏秋夜中的怀古之情。诗中,“姑苏秋月夜,歌舞乱如云”生动地勾勒出了夜晚的繁华景象,而“我亦吹箫至,吴王不可闻”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后两句通过对“金虎迹”和“水犀军”的想象,以及“泉下三千剑”的隐喻,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逝去辉煌的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