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风雷缠一水,松柏贯双溪。 注向横汾北,来从悬瓮西。 霸图烟漠漠,王迹草萋萋。 蟋蟀催迟暮,王孙思欲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环绕。
  • :穿过。
  • :流入。
  • 横汾:汾河的横流处。
  • 悬瓮:山名,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霸图:指霸业的图谋。
  • 烟漠漠:形容烟雾弥漫。
  • 王迹:指古代帝王的踪迹。
  •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秋天鸣叫。
  • 催迟暮:催促时光流逝,指秋天的到来。
  •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 思欲迷:思绪纷乱,感到迷茫。

翻译

风和雷环绕着一条水流,松树和柏树穿过两条溪流。 水流从悬瓮山的西边流来,注入到汾河的北边。 霸业的图谋如同烟雾般弥漫,古代帝王的踪迹被茂盛的草木所掩盖。 蟋蟀的鸣叫催促着秋天的到来,贵族子弟的思绪纷乱,感到迷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晋祠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通过风雷、松柏、水流等自然元素,以及霸图、王迹等历史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诗中“蟋蟀催迟暮,王孙思欲迷”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