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送李天生出雁门

雄关高柳北,鸿雁出其中。 天井开句注,长城接大同。 青苔馀战骨,白草失离宫。 岁暮多风雪,愁君一转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暮:年末。
  • 雁门: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北部。
  • 雄关:指雁门关,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
  • 高柳:高大的柳树。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离别。
  • 天井:指自然形成的山谷或盆地。
  • 句注:古代注释的一种形式,这里可能指山谷的形状。
  • 长城:中国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 大同: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北部,与雁门相邻。
  • 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植物。
  • 战骨:战争中死者的遗骨。
  • 白草:枯萎的草。
  • 离宫:皇帝出巡时居住的宫殿。
  • 风雪:风和雪,常用来形容严寒的天气。
  • 转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的漂泊不定。

翻译

在年末,我送别李天生离开雁门。 在雄伟的雁门关北,高大的柳树下,大雁从这里飞出。 天井般的山谷展开,长城与大同相连。 青苔覆盖着战死者的遗骨,枯萎的草掩盖了废弃的离宫。 岁末时节,风雪频繁,我忧愁地看着你像转蓬一样漂泊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送别友人离开雁门的情景,通过对雄关、高柳、鸿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氛围。诗中“青苔馀战骨,白草失离宫”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而“岁暮多风雪,愁君一转蓬”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深切忧虑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