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翁子东洞庭山馆

东西两洞庭,吾爱莫釐青。 往日鸱夷子,回舟此翠屏。 君今胥母住,门对太湖扃。 旦夕怀仙意,长歌入杳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莫釐(mò lí):山名,位于东洞庭山。
  • 鸱夷子(chī yí zǐ):指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江湖,传说中他曾泛舟五湖。
  • 翠屏:形容山色翠绿如屏风。
  • 胥母:山名,位于西洞庭山。
  •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 (jiōng):门扇,这里指门。
  • 杳冥(yǎo míng):深远幽暗的样子。

翻译

东西两座洞庭山,我特别喜爱那青翠的莫釐峰。 往昔的鸱夷子,也就是范蠡,曾回舟经过这片翠绿的屏风。 你如今住在胥母山,门前正对着太湖的门扉。 早晚都怀抱着对仙境的向往,长声歌唱着进入那深远幽暗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洞庭山美景的深切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莫釐峰和胥母山的描绘,展现了洞庭山的自然风光。同时,通过提及鸱夷子范蠡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羡慕。最后,诗人以“长歌入杳冥”作结,抒发了对超脱尘世的仙境的无限憧憬。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