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

汴堤绿柳漫阑珊,公子南游久未还。 故国凄凉丹凤远,春江浩荡白鸥闲。 忽思茅屋苔痕长,愁对檐花鬓发斑。 归见江南旧耆宿,为言清梦绕嵩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汴堤:汴河的堤岸。
  • 阑珊:衰落,将尽。
  • 丹凤:指京城。
  • 耆宿:年高而有道德学问的人。
  • 嵩山:山名,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翻译

汴河的堤岸上,绿柳渐渐凋零,公子南下游历已久未归。 故国显得凄凉,京城遥远,春江水波浩荡,白鸥悠闲。 忽然想起茅屋里苔藓丛生,忧愁地看着屋檐下的花朵,鬓发已斑白。 回到江南,见到那些年高德劭的老人,告诉他们我的清梦总是萦绕在嵩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久游未归的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国变迁的感慨。诗中“汴堤绿柳漫阑珊”与“故国凄凉丹凤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与故国变迁的哀愁。后两句则通过“茅屋苔痕长”与“鬓发斑”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个人的衰老,情感深沉。结尾的“清梦绕嵩山”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的怀念。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