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

· 王逢
素痴得名侯君房,自享大案焦征羌。 莫嫌卫旌不举箸,口简授使多严光。 世间堪鄙是何物,粪上之英裈中虱。 后园石壁倚秋林,醉有髫孙旁执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痴:指纯朴而有些愚钝的人。
  • 侯君房:人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
  • 大案:指重要的案件或事务。
  • 焦征羌:人名,可能指某位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
  • 卫旌:人名,可能指某位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
  • 口简:口头命令或指示。
  • 严光:人名,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粪上之英:比喻卑鄙无耻的人。
  • 裈中虱:比喻困于狭小环境中的小人。
  • 髫孙:指幼小的孙子。

翻译

纯朴而有些愚钝的人因侯君房而得名,自己享受着处理重要案件如焦征羌般的荣耀。不要嫌卫旌不举筷,他口中的命令和指示多如严光般清高。世间最可鄙的是什么?是那些如同粪土上的花朵、裤裆中的虱子般的小人。后园的石壁依傍着秋林,醉意中有个幼小的孙子在旁边执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几位历史或传说中人物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于纯朴与清高品质的赞美,同时对世俗中的卑鄙小人进行了讽刺。诗中“素痴”与“大案”形成对比,突出了纯朴者的非凡成就。而“粪上之英裈中虱”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卑鄙小人的可鄙形象。最后,诗人在秋林石壁间,醉意中看到孙子执笔,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感。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