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幸遇诗

· 王恽
射殿风清巳午间,曳裾挟策拜隆颜。 首询帝子龙楼召,喜辍犀弓偃月弯。 葵藿尽酬承日志,简编不负半生閒。 满樽春露沾恩处,光动西池玉笋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射殿:古代宫殿名,这里指元朝的宫殿。
  • 风清: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 巳午间:巳时和午时之间,大约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之间。
  • 曳裾挟策:形容士人穿着长袍,手持书卷,准备进见的样子。
  • 拜隆颜:拜见尊贵的面容,指拜见皇帝。
  • 帝子:皇帝的儿子,这里指皇子。
  • 龙楼:皇宫中的楼阁,代指皇宫。
  • 辍犀弓:放下犀牛角制成的弓。
  • 偃月弯:形容弓的形状像半圆的月亮。
  • 葵藿:葵花和藿草,比喻忠诚。
  • 承日志:承受天命,为国家尽忠。
  • 简编:书籍,这里指学问。
  • 半生閒:半生的闲暇时光。
  • 满樽春露:满杯的美酒,春露比喻美酒。
  • 沾恩处:得到恩宠的地方。
  • 光动西池:光彩照耀西池,西池指宫中的池塘。
  • 玉笋班:比喻朝中的官员,玉笋形容官员的才华出众。

翻译

在风和日丽的巳午时分,我穿着长袍,手持书卷,拜见了皇帝的尊贵面容。首先询问皇子是否被召入皇宫,随后高兴地放下了犀牛角制成的弓,弓形如半圆的月亮。我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尽忠,不辜负半生的闲暇时光,专心致志于学问。在得到恩宠的地方,满杯的美酒闪耀着光芒,光彩照耀着宫中的池塘,朝中的官员们才华横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的经历和感受。诗中,“射殿风清巳午间”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烘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通过“曳裾挟策拜隆颜”和“首询帝子龙楼召”等句,展现了作者对皇权的尊重和对皇子的关心。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国家忠诚的决心,以及在宫廷中得到恩宠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