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李花带俗杏花粗,争似天然蜀锦图。 雨晕香脂娇欲滴,日酣红袖醉相扶。 未消光彩摇银烛,且约芳菲伴玉壶。 欲办窗间小横轴,丹青易染态难摹。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争似:怎似。
  • 雨晕:雨后的光晕,此指海棠花上的雨珠。
  • 日酣:日光强烈,此指阳光下的海棠。
  • 红袖:此指海棠花。
  • 玉壶:比喻高洁。
  • 银烛:明亮的蜡烛。
  • 横轴:横幅的画轴。
  •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代指绘画。

翻译

李花显得俗气,杏花又过于粗糙,怎比得上这天然的海棠如蜀锦般绚丽。雨珠点缀在花瓣上,娇艳欲滴,阳光下,海棠花如同醉人的红袖,需要人扶持。不需消减其光彩,只需摇曳的银烛照亮,暂且约上芳菲,相伴在玉壶之中。想要在窗边挂上一幅小横幅,但海棠的娇态难以用画笔描绘。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海棠花的天然美态,将其与其他花卉相比较,突出了海棠的独特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蜀锦图”形容海棠的绚丽,“雨晕香脂”和“日酣红袖”则生动描绘了海棠在雨中和阳光下的娇艳。结尾表达了海棠难以用画笔捕捉的遗憾,增添了诗意。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283篇诗文